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标签arclist报错:指定属性 typeid 的栏目ID不存在。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联系方式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联系人:邓雪电话:010-84459554邮件:2850832025@qq.com手机:13693384717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友情链接
         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北京市废气排放标准(试行)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日期:2009-12-31    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浏览量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核心提示: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北京市废气排放标准(试行)(1984年3月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布 1984年5月1日实施)本标准是为控制废气排放,防治大气污染,保护人民健康而制定。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向大气环境排放的炉窑烟尘、工业粉尘和工业废气。 按本标准烟囱(排气筒)高度所规定的排放量(浓度、黑度),均系最大容许排放量(浓度、黑度)。如烟囱(排气筒)实际高度与本标准规定的高度不对应时,其排放量(浓度)按烟囱(排气筒)实际高度计算。 在烟囱(排气筒)周围半径200M的距离内有居住的建筑物时,其高度一般应高出最高建筑物3M以上。 1炉窑烟尘 1.1本标准所称炉窑烟尘,系指生产用锅炉、采暖用锅炉、生活用锅炉、工业窑炉、电站锅炉、炼钢炉和茶炉、大灶等排入大气环境的烟尘。 1.2生产用锅炉、采暖用锅炉、生活用锅炉、工业;窑炉排放的烟尘,按区域应符合表1规定的标准. 
    
        表1  1.3生产用、采暖用、生活用锅炉烟囱高度,按总额定出力应符合表2的规定。
            | 区域类别 | 适 用 地 区 | 标准值 |  
            | 排放浓度 ( mg/m3) | 林格曼黑度 (级) |  
            | 1 | 自然保护区、风景游览区、疗养地、名胜古 迹、重要建筑周围其他特定地区 | 200 | 1 |  
            | 2 | 市 区 郊 区 城 镇 | 400 | 1 |  
            | 3 | 其 他 地 区 | 600 | 2 |  
    
        表2  1.4在煤矿区的非居住区、生产用、采暖用、生活用锅炉,燃用热值1.256×104J/KG以下的燃料,烟尘排放浓度可放宽至2000MG/M3。 1.5电站锅炉排放的烟尘,按烟囱高度应符合表3规定的标准。
            | 锅炉总额定出力 ( t/h或相当于t/h) | <1 | 1~<2 | 2~<6 | 6~<10 | 10~<20 | 20~<35 |  
            | 烟囱最低高度 | 20 | 25 | 30 | 35 | 40 | 45 |  
    
        注:电站锅炉排放的烟尘,其"排放总量"系指全电站烟尘排放量的总和.多支烟囱的排放总量按平均高度的一支烟囱计算. 1.6炼钢炉排放的烟尘,按炉体容量应符合表4规定的标准。 1.7茶炉、大灶烟囱排放浓度为400MG/M3,林格曼黑度为2级。 2工业粉尘 2.1本标准所称工业粉尘,系指工矿企业在生产、加工过程中排入大气环境的粉尘。 表4
            | 适用范围 | 烟囱高度(m) | 排放总量(KG/H) |  
            | 新建电站 |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| 550 1050 1600 2100 2600 3100 3600 |  
            | 现有电站 | 45 60 80 100 120 | 560 1100 2100 3200 4200 |  
    
        2.2工矿企业排放的各种粉尘,安排气筒高度应符合表5规定的标准。 表5
            | 适用范围 | 炉体容量(t) | 排放浓度(mg/m3) |  
            | 炼钢转炉 | =<12 >12 | 200 150 |  
            | 炼钢电炉 |  | 150 |  
    
        3工业废气 3.1本标准所称工业废气,系指工矿企业在生产工程中排入大气环境的废气。 3.2工矿企业排放的各种废气,按排气筒高度应符合表6规定的标准。 表6
            | 有害物质名称 | 排气筒高度(M) | 排放浓度(mg/m3) |  
            | 水泥粉尘、煤尘及其他一般性粉尘 | 30 | 200 |  
            | 石棉、玻璃棉、矿渣棉、铝化物粉尘及含10%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其他粉尘等 | 30 | 50 |  
    
        注:电站排放的二氧化硫,其“排放量”系指全电站二氧化硫排放的总和。多支排放筒的排放量按平均高度的一支排气筒计算。 4标准的实施 4.1执行本标准的监测分析方法,按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确定的方法为准。 4.2生产用、采暖用、生活用锅炉,运行时间在三年以内的,应在额定出力的情况下测试;运行时间在三年以上的,应在额定出力85%以上的情况下测试。其过量空气系数应换算为:a=1.8。 4.3本标准由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监督实施。 4.4本标准已列或未列项目,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负责修订或补充,并进行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的解释。
            | 有害物质名称 | 适用范围 | 排气筒高度(M) | 排放量(KG/H) | 排放浓度(mg/m3) |  
            | 二氧化硫 | 新建电站 |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| 550 1050 1600 2100 2600 3100 3600 |  |  
            | 现有电站 | 45 60 80 100 120 | 560 1100 2100 3200 4200 |  |  
            | 其他排放源 | 20 30 40 60 80 100 | 15 30 50 90 140 220 |  |  
            | 硫化氢 | 一切排放源 | 20 30 40 60 | 0.8 1.4 2.2 4.5 |  |  
            | 二硫化碳 | 一切排放源 | 20 30 40 60 | 3.2 6.5 8.6 18.0 |  |  
            | 氟化物(以F计) | 一切排放源 | 30 40 60 | 1.1 1.7 3.4 |  |  
            | 氮氧化物(以NO2计) | 一切排放源 | 20 30 40 60 | 8.7 15.0 23.0 50.0 |  |  
            | 氯气 | 一切排放源 | 20 30 40 60 | 2.6 4.5 7.5 14.0 |  |  
            | 氯化氢 | 一切排放源 | 20 30 40 60 | 1.3 2.2 3.7 7.0 |  |  
            | 铍化物(以Be计) | 一切排放源 | 45 |  | 0.01 |  
            | 汞 | 一切排放源 | 30 |  | 0.01 |  
            | 硫酸(雾) | 一切排放源 | 45 30 45 |  | 0.02 200 400 |  
            | 铅 | 一切排放源 | 20 30 40 60 80 100 |  | 0.5 1.0 2.0 8.0 18.0 30.0 |  
            | 一氧化碳 | 一切排放源 | 30 40 60 80 | 120 200 465 850 |  |  
            | 苯(甲苯、二甲苯) | 一切排放源 | 20 |  | 100 |    |